羊馬豬
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读过一篇很短的小说,叫《羊在想马在做猪收获》。算不上极佳,但对我而言极有意思。都是以第三人称写的这三个人,毕竟是小说,总想将自己代入点什么,但这三个人似乎极端到我哪个人都代入不进去。杨是个极为沉浸于想象的人,外界环境对于他来说就像累赘,现在看来我的确和他很像了。先说扯淡的,杨曾穿着母亲在商场大促销买错的女装好几天,好不容易换下去了同学都替他高兴以为他发现了那是女装,结果过几天杨又穿上了,原来只是洗了。不得不提我裤子穿反和衣服穿反好几次的事情了,嗯。(捂脸)
他曾想象世界各地都是什么样子,画了很多很多幅旅游路线图——当然也是想象的,不过不是凭空想,大概是有点什么依凭的猜想。丹麦还是什么地方,他认为那个像羊肠子一样的地方迟早会被海给淹了,还给当地大使馆写信让他们注意。不过写完信就忘了,也不在乎有无回信。
这几天读了点歪门邪道,找到了个略有些偏僻的地方,心生向往。可惜在南方,路途很远,十一假期也就几天,一看售票软件全只剩候补票了,按这客流量未必真有。君哥可以抛弃自己的豆角架子跟大家道别“南方见”,但我做不到,就只能在北方隔山河遥望。翻着订票界面,这站那站捣腾,越看越烦。啊父母吗?他们有他们自己想去的地方。这就是随性而动的坏处了,如果我假设自己真的买到了其中一个车次的票,接下来我会从这站坐到那站,顺着这条路再打个车,半个小时就该到了。湖南这几天应该比北京热,没有下雨的日子所以不用带雨具。但未成年人订酒店的话,应该要在前台给家长打电话确认,这也不难。不难不难,自己一个人可以自由些,什么事情处理起来也方便。如果如果,我真的就能抵达那里了,明天或后天。
喜欢的歌里有一句歌词“去过和没去过的地方,哪里更远。”果真是去过的地方更远。没去过的地方,无论哪里,想去似乎都不难。但去过的地方,存在于记忆,能想起来就不错了。我就记得小时候去过一个岛,在岛上待了几天,逛了好多油菜花田,也许还有涂鸦街道,在那个小客栈里看了人生中第一本网络言情小说。想要再找回那个客栈已经不可能了,我去搜了记忆中的名字压根没有。想再找回那本书就更难了,网络小说千千万,剧情花样来回来去也就那么几套,都差不多。所以说去过的地方能想起来就不错了,再寻回那地方更是要绞尽脑汁,牵带着各种离离散散的悲喜交加之感,怎么再找到那路呢?难。